回顾 | 从1914到2017,港交所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8年1月31日 17:42

1914年

香港证券交易所成立

香港证券交易所最早见于19世纪中叶,1891年出现第一家正式的交易所—香港经纪协会,该会于1914年改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

香港经纪的快速发展,促成了另外三家交易所的成立:1969年远东交易所成立;1971年金银证券交易所成立;1972年九龙证券交易所成立。


1976年

香港期交所前身开始运营

香港期交所的前身-香港商品交易所成立后迅速成为亚太地区衍生产品市场的领军者。

香港商品交易所当时买卖的主要产品有棉花期货、糖期货、黄豆期货及黄金期货。


1986年

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开业&推出恒生指数期货

3月27日,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九龙证券交易所四家交易所于收市后正式停业,由四所合并而成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于同年4月2日正式开业,而位于交易广场的交易大堂于10月6日正式启用。

5月6日,香港商品交易所易名为香港期货交易所,并推出了恒生指数期货。恒生指数期货至今仍是最受欢迎的期货产品。


1992年

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推出

1992年推出的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不仅有助于防止交收积压,也使联交所于1993年推出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后能后处理激增的交易订单。


1993年

证券交易全面电子化&青岛啤酒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

香港证券交易所于1993年开始全面电子化。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推出后,输入的买卖盘自动按轮候中的价格及时间先后次序对盘成交。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H股于7月15日上市,成为首间在香港挂牌上市的中国注册企业。


1995年

股票期权在香港市场面世

9月8日,联交所推出首只股票期权,该期权相关的股票是汇丰控股。


1996年

证券交易首次透过场外终端机进行

自1月25日开始,联交所的证券交易可经安装在交易大堂外的终端机进行,证券商可以通过安装在其办公室的终端机交易,也可经过大堂终端机进行交易。


1999年

盈富基金成为香港首只交易所买卖基金

盈富基金在联交所上市,集资333亿元,成为当年亚洲地区(除日本外)最大的首次公开招股。


2000年

香港交易所在联交所上市

香港联合交易所与香港期交所实行股份化后,于3月6日与香港结算合并于单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旗下。香港交易所于6月27日以介绍方式在联交所上市,成为世界首批上市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2005年

中国建设银行成为首家在联交所上市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选择香港为其唯一上市地点进行首次公开招股,集资超过710亿元,成为当年全球集资最大的首次公开招股,凸显了香港市场的深度。


2006年

香港推出牛熊证&工商银行成为首家在上海及香港同步发行A+H股的内地公司

香港推出牛熊证,首次在香港上市及交易。

工商银行成为首家在上海及香港同步发行A+H股的内地公司,是2006年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最高的公司,共集资219亿美元。


2008年

香港交易所推出指定信息披露网站

2008年2月4日,香港交易所推出披露易网站,该网站是以电子方式披露发行人咨询的一站式平台及发行人文件的中央存档库,投资大众透过披露易网站可方便及时获取发行人的讯息。


2009年

香港交易所提供免费实时基本市场行情

香港交易所提供免费实时基本市场行情,透过制定网站免费提供香港证券市场的基本实时报价,2011年,香港交易所在此试点基础上推出了范围更广的基本市场报价服务。


2010年

友邦集团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创香港证券市场最高纪录

友邦集团于10月招股上市,集资1519亿元,成为香港证券市场历史上规模最大,当时全球第三大的招股。


2011年

延长交易时间&香港交易所全年上市集资金额连续三年全球第一

3月7日,香港交易所所在证券市场实施第一阶段延长交易时间安排,证券交易时间延长1小时,午休缩短为1.5小时。

2012年3月5日,香港证券和衍生产品市场开始实施第二阶段的新交易时间,证券市场交易时间改为上午9:30到中午12:00,下午1:00到4:00。在两个阶段内,衍生产品交易时间也随着证券交易时间变化而有所调整。

香港交易所旗下市场首次公开招股集资总额达333亿美元,连续第三年全球夺冠。2009年和2010年香港市场首次公开招股的集资总额分别为241亿美元和513亿美元。


2012年

中华交易服务成立&香港交易所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

10月30日,由香港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三方联合设立的合资公司中华证券交易服务有限公司(中华交易服务)正式投入运营,中华交易服务根据三方在2012年6月签订的协议而设,主要业务是开发金融产品及相关服务。

香港交易所于2012年12月完成收购LME,通过此次收购,香港交易所增强了发展多元资产类别业务的能力,也加快了向商品、货币及定息产品的等新业务拓展的步伐。


2013年

成立场外结算公司&伦敦金属结算所投入营运

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场外结算公司)是香港交易所为场外衍生产品提供结算及交收服务而设立的附属公司,香港交易所占75%股份,余下则由12家作为创始股东的金融机构持有。它是香港交易所定息及货币产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提速,香港交易所将积极利用香港作为首选离岸人民币中心的优势大力发展定息及货币产品。

9月22日,采用先进科技的LME Clear开始营运,标志着LME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LME Clear的成立,赋予了LME开拓新市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能力,尤其是开发人民币产品和把产品拓展到亚洲的能力。


2014年

推出沪港通

沪港通于11月17日正式开通。作为互联互通机制的首班车,沪港通是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一大尝试,同时也是香港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上海和香港两地的投资者首次可以直接通过当地券商和交易所买卖对方市场上的股票。


2015年

香港交易所签署「伦港通」合作备忘录

10月21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英国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的共同见证下,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货结算有限公司、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及伦敦金属交易结算所(LME Clear)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有意在期交所与LME之间建立交易通、以及在期货结算公司与伦敦金属交易结算所之间建立结算通(合称「伦港通」)。


2016年

香港交易所启用新企业形象&深港通开通

香港交易所于1月展示了新的企业形象。新形象清晰反映了香港交易所「互联互通,接通不同市场、连通种种商机 」的定位。

香港交易所于12月5日举行深港通开通仪式,正式进入互联互通2.0时代。深港通的开通标志着内地和香港两地的二级证券市场首次完成互联互通。深港通开通令投资标的扩容,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内地投资者可投资更多香港股票包括新增的小盘股,国际投资者则能通过深港通投资在深圳上市的创新型新经济企业。


2017年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亮相&债券通启动&证券界聚首告别场内交易

香港交易所在其筹备中的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QME)举办LME亚洲年会前海分论坛,首次向业界人士及媒体介绍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将充分借鉴香港交易所及其集团成员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经验,建设一个真正服务内地实体经济的大宗商品交易与服务平台。

债券通7月3日启动,为中国内地债市发展带来重大突破。债券通是香港交易所互联互通市场机制的一部分,让国际投资者可以透过香港,便捷高效地联入中国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等来自内地和香港的逾500名贵宾见证了债券通开通仪式。

香港交易所连同1,400名出市代表和嘉宾出席在交易大堂及展览馆举办的证券从业员聚会,为香港场内交易时代划上句号。交易大堂于1986年开始运作,1993年电子交易系统推出,1996年场外证券交易时代开始。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交易所参与者选择在办公室内进行证券买卖,场内交易日渐减少。交易大堂及展览馆重新装修后将命名为香港金融大会堂,预计在2018年首季启用,继续会是香港金融市场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