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顾问讲案例丨遵 义 最 大 城 投 156亿银行贷款展期20年

发布时间:2023年1月31日 16:40


2022年12月30日,贵州省ZUI大的城投遵义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遵义道桥”)大张旗鼓公告156亿银行贷款展期重组,重组后银行贷款期限调整至20年,利率调整至每年3%-4.5%,前 10 年仅付息不还本,后 10 年分期还本。此次化债事件,银行贷款期限调整为20年,且前 10 年不付息,这是史 无 前 例的,或将成为贵州 全 新 的化债模式。

具体来看,此次银行贷款的重组是以债权人让利为代价的,银行债权人并没有失去债权,也没有计提贷款减值、坏账的损失,但要接受展期时间长达20年的条款,还要在利息方面进行让利。

据媒体报道,有参与重组的地方城商行人员表示,该银行对遵义道桥的贷款利息从原来的7.5%降至3.5%。考虑到遵义道桥公开市场债务的利率平均超过7%,而银行贷款的利率预计会高于其公开市场债务融资成本,这意味着此次银行贷款重组削减利率平均在4个百分点左右。

据此计算一年的利息让利就超过了6亿元,银行债权人成为重组主要的让利方。重组后,遵义道桥作为债务人获得了更有利的利率条款,以低息置换了高息,以时间获得了空间。

图片

很多人会惊讶,为何银行债权人能接受这么大的让利条款,签署贷款展期重组协议?

从其发布的公告来看,上述公告援引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下称“国发2号文”)和财政部印发《支持贵州加快提升财政治理能力奋力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实施方案》(下称“财预114号文”)两个文件。

国发2号文明确,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落实地方政府化债责任和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允许融资平台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存量隐性债务,与金融机构协商采取适当的展期、债务重组等方式维持资金周转。2022年上半年“国发2号文”发布后,遵义道桥的债务化解是由省里协调来与金融机构沟通。

财预114号文称,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落实地方政府化债责任和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允许融资平台公司在与金融机构协商的基础上采取适当展期、债务重组等方式维持资金周转,降低债务利息成本。

在中 央这一政策文件精神下,贵州明确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展期、降息、续贷等多种方式支持地方政府化解债务。

其次摊开财务报表,看看城投公司的负债情况就知道了,债务负担已经非常之重。

截至2022年6月末,遵义道桥有息债务规模为458.58亿元,且部分债务已出现逾期,面临较大集中偿付压力;同期公司对外担保金额为151.46亿元,部分被担保债务已经出现诉讼纠纷,面临很大的担保代偿风险。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遵义道桥新增较多被执行人信息。截至2022年12月15日,共存在158条被执行人信息。

非标违约较多、债务负担较重的同时,遵义道桥靠自身已经难以兑付和自救。2021年,遵义道桥实现归母净利润4.86亿元,同比下滑24.44%;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下滑16.74%,主业盈利能力出现下滑。

更大的区域来看,非标融资一直是贵州省城投平台重要的融资来源,然而随着2018年以来城投非标债务风险逐渐暴露,违约事件频发,贵州省更是城投非标违约的重灾区。其中,遵义市城投非标违约事件数在全省排 第 二,涉及城投数量全省排 第 一。

图片


为什么对银行贷款债务重组?

在不出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化解债务是对城投化债的必然要求。城投和政府信用深度绑定,若平台破产易导致区域信用环境的大幅恶化,冲击区域信用环境稳定,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较城投债务重组更为劣后的破产重整、破产清算在目前不会纳入考量。

从贵州省内境遇和化债历史来看,结合贵州省近年城投债务化解的具体路径,土地出让收入是当地化债资金的zui主要来源。从遵义市土地出让情况上看,2022年上半年当地土地出让 成 交价款为83.37亿元,同比下降约19%。而当地仅发债城投2022年便需偿还有息负债利息约167亿元。因此,土地出让收入的大幅下降或许直接影响了当地城投的化债能力。虽然贵州曾有“茅台化债”、财政资金化债、银行贷款置换等诸多手段,但作为省内核心资产,白酒股权不会无限制减持或质押,同时对比过大的债务盘子,白酒股权化债空间有限,因而在财政资金真金白银化债无力的情况下,债务重组就成为城投企业化解财务困境的 必 需 手段。

债务重组主要有四种方式:以资产清 偿 债 务、将 债 务 转化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以及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城投资产流动性弱,且过去的部分无效投资形成的资产账面价值虚高,自身缺优 质 资产使得资产偿债并不可行;而城投平台的弱盈利能力之下债转股亦并不现实;故修改债务条件例如对部分债务降息展期成为ZUI佳选择。

城投主 要 债 务分为三部分:银行贷款、非标和债券。本次重组的就是其中的银行贷款部分。针对其中的哪块债务进行降息展期,是金融机构、政府、平台多方博弈的结果。

对于债券,投资者结构复杂,且以外地投资人居多,信息公开度高,标的条款复杂。对债券进行债务重组一方面难以协调众多投资人,另一方面易对区域信用环境造成严重冲击,引发区域债券净融资的下滑和外地投资人对区域内的不信任,进而造成风险外溢。这显然是中 央、地方均不愿看到的情景。

对于非标,信托、租赁类机构资本金较少,实际抗风险能力较弱,但机构在区域内展业,且不同机构间实力差距较大,信息披露亦不透明,故对于这类机构降息展期可谈,但也需警惕部分机构因非标违约数额较大,企业生存无以为继下申请整体破产清算,从而引发影响债券安  全性的可能。故非标债务展期可作为当下第 二 选择,但并非zui优选。


银行贷款成为现实的突破口。作为多数城投zui大的债权人,对于全国展业的大行和一些区域展业的城商行,机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因区域内较多展业故能被动忍受一定的利息损失,且银行多为国有金融资本,政治站位较高,在政策的支持响应下,对于地方城投平台也会提供一定支持。


该如何看待城投?


其实,一些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城投企业的整体运作模式还比较良好。只是一些西部省份在照搬东部省份的运作模式时,出现了水土不服。


比如东部省份的城投企业,去投资建设一些旅游项目,基于当地的经济规模、人流量,是可以实现盈利,那么有盈利,这个债务就有可持续性。但西部省份的一些地方,不考虑本地实际情况,也大搞旅游项目,甚至耗费巨资搞一些没有意义的大规模景观项目。这类景观项目往往沦为摆设,创 造 不出多少经济效益,投入巨资就变成巨额亏损,而且因为无法盈利,就让债务没法可持续。


所以,我们应该客观辩证的去认知城投债,即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无视当前一些地方乱投资所带来的巨大债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