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建设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构建“金融+科技”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9日 16:14
2023年12月28日,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签约仪式在京举行。作为牵头单位,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联合清控道口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口教育)和北京东方京融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融教育)共同实施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建设工作。
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立足产业真实场景和应用,采用全 新的数据科技和实验模式,建立在一个全要素型虚拟仿真系统上,该系统跨金融市场(包括境内外股票、债券、基金、外汇、期货、大宗商品等)数据模拟和交易模拟,创建并管理跨境、跨类别的仿真资产组合,实现从前台资产交易、中台风险管理、后台清结算及核算的一体化全流程的沉浸式仿真试验与学习,强化理论知识获取与实践技能提升,打造集教、学、研、技、课、练、赛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市场专业人才培养平台。
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秘书长聂丽琴表示,党的二 十 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 素 质人才,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金融科技作为金融业创 新和变革的重要引擎,在数字经济深化发展和数字技术快速演进的推动下,呈现前 所 未 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高水平、高技能、高 素 质的金融市场人才。此次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与道口教育、京融教育签约建立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是贯彻落实国家人才政策要求和工作部署、加强金融科技合作的具体举措,也是聚焦数字化赋能人才培养、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大力发展数字金融的实际行动。三方强强联手,将加快推动金融科技布局和数字化转型,培养更多适应国际竞争的高 素 质金融市场专业人才,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道口教育总经理解天骏对此深表认同。他补充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前 沿技术,正成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未来的金融人才需求将表现为由过去的知识型向着具有创 新精神、创 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三创”复合型高 素 质人才转变,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的启用,不仅可以满足当前的金融人才培养需求,而且可以为未来的人才培养做好准备。建立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有利于提升金融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复合型人才,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京融教育执行董事白坤表示,2023年2月,中共中 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建设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对于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金融管理部门可以利用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的实验结果评估金融机构风险指标,优化预警机制。金融机构可以利用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的仿真交易系统可分析所持金融资产质量,强化金融产品风险管理。科研和教学机构可以利用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的投资组合仿真交易管理强化金融学科研究和教学,极 大提升金融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下一步,在高校金融教学应用的同时,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将着力与金融机构构建职业应用场景,比如外汇交易实验室、大宗商品交易实验室等,首 批将选择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开展联合研发和职业训练。其次,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还将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就系统模拟和数字孪生开展实验,数量化金融市场的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向有关部门报送作为内部决策参考。待条件成熟时,将就研究成果向企业等社会公众,发布具有可计量的预测或预警报告。
可以看出,建立金融市场仿真实验室不仅可以推动金融科技的创 新,而且可以为金融科技行业提供前瞻性研究和实践指导、为金融专业教育培训提供市场交易实操训练基地、有利于金融行业标准的设立与贯标,将金融标准与金融专业教育、金融职业教育有机结合、为持续推进中国金融科技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资料显示,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由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发起设立,旨在推动落实金融科技相关政策要求,促进我国金融科技良性可持续发展。目前,联盟拥有381家会员单位、50家理事单位、5家监事单位、11个专业委员会、8个联合实验室。道口教育是原清华控股旗下金融认证教育平台,依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其他股东单位在金融教育行业深厚的研发和师资优势,建设符合中国金融战略规划的行业标准与认证体系,为金融业培养多层次、创 新型的专业人才。京融教育在 Corporate Finance 领域深耕细作,既承担着引进国际公司金融领域最前 沿的知识体系,促进中国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系统的综合化金融服务的使命;又着力发起设立中国公司金融行业标准,为提升中国金融软实力提升尽绵薄之力;同时,依据《公司金融顾问》金融行业标准,推动国家金融交易数字实验室筹建和研发,积极推进公司金融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与金融高等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改革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的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