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央 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每个金融人都应是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日 15:08


10月30日至31日中 央 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时隔6年再次召开全国性的金融工作会议,且此次会议升级为中 央 金融工作会议。

此次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 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具体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了三大主题: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全 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党 中 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1、对于金融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会议强调:

• 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 质金融服务

• 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 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等等。

2、对于如何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会议表示:

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 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 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3、对于如何加强党 中 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会议指出:

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 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 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

持续锤炼专业精神,提升专业能力

从当前金融业发展趋势和特征看,金融业综合经营深入发展,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金融风险也更趋隐蔽性、复杂性和传染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能只依靠金融管理部门,更需要地方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从业人员的“自我革命”,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内生机制和能力,继而带动全社会金融服务质效的提升。

新发展阶段,金融更好地服务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求加快提升金融工作的专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必然要求推动金融工作的专业性。经济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当前形势严峻复杂,金融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对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包括提升金融监管能力、促进金融机构的专业化水平等

习 近 平 总书记指出,专业化水平是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方法、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综合。作为金融政策的制定者,要熟悉金融业务,把握金融规律,既要学会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要学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强化监管意识,提高金融决策科学化水平,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作为金融政策的执行者,要精 准培训增知,拓展专业化的发展路径,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加大专业化培训频度和深度,加快专业知识更新步伐。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做到术业有专攻。专业化不是单一的知识或能力,而是多种知识、能力的复合体;专业化是复合型的基础,复合型是专业化的融合。

公司金融顾问(CFC)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力军”,其培训课程体系涵盖了公司金融综合知识模块、企业财务规划模块、企业投融资模块、风险管理模块、税务筹划模块、公司治理模块等十五门主题课程。通过这些课程,CFC学员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专业的金融规划和咨询服务、金融风险防控服务,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资本结构管理等,对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