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算出未上市公司的“真实身价”
发布时间:2025年3月12日 17:04
当公司业务步入正轨并准备引入外部资金时,准确评估公司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可投资者们面对你的公司,心里肯定犯嘀咕:这家公司到底值多少钱?我投进去的钱能有多大回报?这就涉及到未上市公司估值这个关键问题。简单来说,未上市公司估值就是对那些还没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公司,估算其价值。如何在创业融资、并购等场景中科学评估未上市公司的价值?以下是三种主流估值方法。
01
成本法:回望过去的价值标尺
成本法是一种基于企业历史成本和资产重置成本来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它就像是给企业的 “家底” 来一次大盘点,看看企业创建或重建时投入了多少成本,这些成本在当下又价值几何。
成本法的计算并不复杂,基本公式为:企业价值=各项资产的重置成本-各项负债。各项资产的重置成本,是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重新购置或建造与被评估资产相同或类似的资产所需的成本,涵盖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各类资产。各项负债则是企业所背负的债务。
假设一家制造企业,其厂房和设备在5年前购入时的成本为1000万元。随着时间推移和市场变化,如今要重新购置同样的厂房和设备,需要花费1500万元,这1500万元就是厂房和设备的重置成本。再假设该企业还有原材料等流动资产,经评估重置成本为300万元,同时企业有负债200万元。那么根据成本法,该企业的估值 = (1500 + 300)- 200 =1600万元。
适用性与局限
这种方法适合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但难以反映未来的盈利能力及无形资产的价值,如品牌和技术专利等。
02
市场法:立足当下的价值天平
市场法是一种通过比较被评估企业与市场上其他类似企业的交易价格来确定被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其背后的原理是基于市场的替代原则,即在一个充分竞争且信息透明的市场中,类似的资产应该具有相似的市场价值。如果市场上存在与被评估企业在业务模式、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相似的可比公司,那么这些可比公司的市场交易价格,就能为被评估企业的估值提供重要参考。在市场法的范畴里,zui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可比公司法和可比交易法。
可比公司法是选取与目标企业在业务、规模、财务状况等方面相似的上市公司作为参考对象。通过分析这些可比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如市盈率(P/E)、市净率(P/B)、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等指标来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假设我们要评估一家未上市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就需要在市场上寻找同类型的已上市互联网科技公司。若这些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30倍,而目标公司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那么按照可比公司法估算,该目标公司的估值大约为30×1000=30000万元。
可比交易法是参考类似企业的并购交易价格或融资交易价格来评估目标企业价值。这种方法更侧重于市场上实际发生的交易案例,因为这些交易价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企业价值的认可程度。比如,某未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近期市场上有一家类似的生物医药公司以5亿元的价格被收购,被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在技术水平、产品管线、市场份额等方面较为相似,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5亿元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再结合目标公司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差异,对这个价格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得出目标公司的估值。
应用要点与难点
运用市场法进行估值时,选择合适的可比公司或可比交易案例是关键要点。可比公司不仅要在行业、业务模式上与目标公司相似,其财务指标、市场地位、成长潜力等方面也应具有可比性。同时,还需考虑公司规模、地域分布等因素,确保所选的可比公司能真实反映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在实际操作中,要找到完全匹配的可比公司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对可比公司与目标公司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这些差异可能体现在财务指标、经营风险、增长预期等多个方面。
03
收益法:展望未来的价值罗盘
收益法是一种着眼于企业未来收益能力的估值方法,它像是一个精 准的探测器,深入挖掘企业在未来岁月里创造价值的潜力。其核心原理基于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预期收益原则。企业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未来能够产生的一系列现金流收益的现值总和上。
现金流折现法(DCF)
在收益法的大家族中,现金流折现法(DCF)就像是一位规划师,通过对企业未来现金流的细致预测和合理折现,为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DCF模型的运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预测未来5-10年现金流 → 确定折现率(如无 风 险 利率3% + 风险溢价7% → 折现率10%) → 计算终值(永续增长模型)。
例子:某电商预测未来5年现金流年增10%,终值按3%永续增长 → 折现后加总得估值。
资本化收益法
资本化收益法是收益法中的另一位得力助手。资本化收益法的概念相对简单,它是将企业未来预期的具有代表性的相对稳定的收益,以资本化率转换为企业价值。其计算方式通常是用企业的年收益除以资本化率,公式为:企业价值 = 年收益 / 资本化率。
假设一家餐饮企业,年净利润为200万元,经评估确定其资本化率为10%,那么根据资本化收益法,该餐饮企业的估值 =200/10% =2000万元。资本化收益法适用于那些现金流相对稳定、经营状况较为成熟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未来收益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通过资本化收益法能够快速、有效地估算出企业的价值。
挑战
主要挑战在于未来收益预测的不确定性和折现率的确定。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评估人员需综合考虑市场信息、行业动态等因素,采用敏感性分析提高预测准确性,并运用科学方法合理确定折现率。
未上市公司估值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领域,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工具。成本法基于企业的历史成本和资产重置成本,能直观反映企业的资产基础;市场法借助可比公司或交易案例,立足当下市场确定企业价值;收益法着眼未来,通过对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测和折现,挖掘企业的潜在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对各种因素的全 面考量至关重要 。
---
公司金融顾问(Corporate Finance Consultant Certificate,简称CFC)国际金融认证知识体系旨在帮助企业站在公司金融视角,了解国内和国际的风险管理标准,树立企业全 面风险管理框架,培训认证体系同样适用于有志于在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第三方理财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事对公业务,以及为企业提供投融资等金融顾问服务的从业人员,是率先与国际先进金融体系接轨的金融资格认证知识体系,也是基于《公司金融顾问》金融行业标准研发的新职业认证体系。公司金融顾问是国家认可的金融行业新职业,旨在培养既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又能把握国内公司金融业务特质的综合金融服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