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强筋壮骨”进行时,五部委联合召开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年3月4日 16:21

当前,民营企业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迎来属于它们的黄金发展时代。从政策导向到金融支持,从市场环境优化到自身创新驱动,诸多积极因素汇聚,为民营企业的腾飞搭建起了广阔的舞台。


2025年2月28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工商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政策赋能新纪元。这场高规格会议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化落实,更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战略部署的重要里程碑。


会议确立了"双轮驱动"的金融支持体系:一方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政治站位,将支持民营经济作为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核心要义;另一方面构建"三维支撑"政策框架,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强化督导机制、优化服务生态,为民营企业"强筋壮骨"提供系统性金融保障。


从政策内容来看,一系列举措令人振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引导金融机构 “一视同仁” 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增加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这无疑为民营企业的资金注入提供了源头活水。执行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加快出台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政策文件,更是从制度层面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保障。强化债券市场制度建设和产品创新,持续发挥 “第 二 支 箭” 的撬动引 领作用,抓好 “科创板八条”“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十六条”“并购六条” 等政策落实落地,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为民营企业打开了多元化融资的大门。


融资破冰,发展活力奔涌


一直以来,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犹如两座大山,横亘在民营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但如今,政策的发力成功打破了这一困境,让民营企业迎来了发展活力奔涌的新局面。以苏州为例,自去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会议以来,苏州市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领域迅速行动、精 准发力,相关机制落地有声,成效斐然。截至今年1月底,苏州在中小微企业累放金额、首贷金额、信用贷款金额等关键指标上均位居全省第 一,为全省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树立了标杆。


图片

图源:公众号苏州金融


在政策创新引 领方面,苏州市发改委牵头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并推出《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试行)》和《支持中小微企业转贷服务的意见》,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提质增效提供保障,搭建起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的桥梁。在具体举措落地中,苏州构建 “立体化” 金融服务网络,完善三级工作网络体系,推动工作表格化,升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银企 “双向匹配”,提升金融服务精 准度和效率。同时,优化服务升级,拟定相关意见,缓解企业 “过桥难” 问题,开展 “换位跑一次” 活动,设立 “政策观察点”,发布 “一卡一清单两热线”,举办银企对接活动,确保政策落实。


苏州的成功实践表明,融资环境的改善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充足的资金支持让企业能够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大研发投入,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地位。更多企业有机会获得首贷,开启发展新篇章;信用贷款占比的提高,体现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用的认可,降低企业融资门槛;无还本续贷政策则减轻企业还款压力,让企业资金链更稳定,能够安心谋发展。


种种迹象表明,民营企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在政策支持、金融助力、市场环境优化以及自身努力的多重推动下,民营企业要紧紧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金融领域,借助公司金融顾问(CFC)的专业力量,做好融资规划、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让企业在金融的护航下稳健前行。


---

公司金融顾问(Corporate Finance Consultant Certificate,简称CFC)国际金融认证知识体系旨在帮助企业站在公司金融视角,了解国内和国际的风险管理标准,树立企业全 面风险管理框架,培训认证体系同样适用于有志于在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第三方理财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事对公业务,以及为企业提供投融资等金融顾问服务的从业人员,是率先与国际先进金融体系接轨的金融资格认证知识体系,也是基于《公司金融顾问》金融行业标准研发的新职业认证体系。公司金融顾问是国家认可的金融行业新职业,旨在培养既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又能把握国内公司金融业务特质的综合金融服务人才。